





智塑在生产上拥有完善的生产管理,质量检验体系,并荣获相关荣誉证书,能够保证每一台出厂产品品质,在销售上为客户提供合理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务求令每一位客户在选用和使用我们的产品的同时都能得到超乎想象的回报。
我们的服务承诺
对顾客提出的抱怨事项: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内予以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在8小时内给予答复。

自有完备的加工设备,注塑机,立式注塑机,立式转盘注塑机等各种配套设施 ;高效、及时保证交付时间
软体硬体自行开发设计,高智能运行,前端及时入料即可完成整条生产线自主生产,无需额外人工操作,节约人力成本
东莞市智塑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营销、售后于一体的立式注塑机专业制造厂商,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科技当先、制造精品、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的理念,制造出大批量高精密的注塑机,液压电气采用日本、德国、台湾名牌。在快速、安全耐用、稳定性方面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注射成型机维修与维护: 1、检查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注射成型机每季的例行检查: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注射成型机维修注意事项: (1).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快速度完成。 4.质量记录: 1.注射成型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一、目的:为规范塑料注塑模的使用和保养,减少模具的损坏,确保产质量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职责:本标准需要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硫化橡胶注入成形橡胶硫化机通称橡胶注射机或注压力机,为工业生产硫化橡胶模制品中三大成形橡胶硫化机种之一。在总数 上,仅次於硫化橡胶平板硫化机(热压注射成型机)而远多於硫化橡胶递压成形机(注模机),占有了总产量1/4之上的市场份额。 虽然橡胶注射机自身和其模貝的价钱花费比硫化橡胶平板硫化机高,但由於注射成型机对批量生产尤其有益,生产率和产品品质都大幅度提高,原材料耗损和能源耗费也相对减少,并从而 造成固定成本的降低,因此获得大中型橡塑厂的亲睐和广泛选用。近几年来,由於又出現了灵活机动、适於中小型大批量生产的橡胶注射机,因而,许多系统化的中小型橡塑厂也逐渐挑选应用。 注射成型机预塑注入设备预塑注入设备由熔融和注入构件构成,它的功效是匀称地加温和熔融塑胶粒,根据喷头将熔融好的塑胶粒引入模芯,注入结束开展保压,使模芯内的塑胶粒在设置的工作压力下维持一定時间,以避免塑胶粒倒流而导致产品机构松散和表层不整平。保压的工作压力一般为80-120MPa,多者达到60%-80%的具体注入工作压力。依据工作经验,保压工作压力为具体注入工作压力的80%上下时, 所获的产品品质较为高。因而,对注入设备的规定是:有极强的熔融工作能力、充足的注入工作压力、注入速率,及其能精确计量检定送料。橡胶注射机发展应用领域以及技术问题 近些年,伴随着当代新科技的迅速发展趋势,对橡塑制品品质明确提出了高些的规定。而销售市场对大中型橡塑制品的要求也很多提升,挤出机螺杆往复注射成型机显现出其注入产品的容积和工作压力有一定限定的缺陷,挤出机螺杆柱塞泵式注入成形机获得新的发展趋势和运用。新式带预塑设备的柱塞泵式注入设备将液压机驱动器熔融挤出机螺杆装於注入活塞杆中,选用“先进先出法” (FIFO)的注入方法来完成,其构造如图所示所显示。塑胶粒仍运用挤出机螺杆-料筒开展熔融,这类设备一般将注入液压缸建在对称性於挤出机螺杆的两边。注入时,挤出机螺杆与料筒的轴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位於柱塞泵头顶部的止回阀封闭式螺槽,挤出机螺杆陪同注入柱塞泵将塑胶粒引入模芯。 中国橡胶注射机定制技术性较广泛的难题关键反映在好多个层面: 一是大多数选用较低的21/22MPa的系统软件工作压力,允差300吨的型号,其具体只有出示2600KN的锁合模力,锁合模力不够;相对的泵、阀都选用较为便宜的日本或是中国台湾等知名品牌,非常容易渗油和毁坏,使用期限不长;液压油管路等还应用分离式的阀、管等,非常容易出現常见故障而且检修艰难。 二是外壳总体设计不科学,出模内存不足,模貝务必移除后才可以在外界出模;定位销的设计方案不科学,防松螺母非常容易松动,从而造成发热板不平衡,非常容易导致毛边和“大饼”等。 三是落伍的先进先出注入模块,每模都必须先射出去大概20~30g的塑胶粒,而且熔融缸的溫度较低;清除和拆换塑胶粒十分繁杂,必须拆装等。具体应用起來,许多设备 致命性的缺点便是不稳定,常常会出現各式各样的难题,危害顾客应用和生产制造。此外,有关配套设施的模貝和冷流道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模具设计和定义较为初始、生产加工生产制造精密度不高和金属表面处理不科学或索性不做等。


